昆华医院护工-昆明24小时医院陪护
当住院部走廊的灯还亮着微光,我的24小时陪护计时器刚走过第19个小时。3床的肺癌患者老陈突然抓住我的手:"姑娘,帮我翻个身吧,我想看看窗外..."这是我在昆华医院做护工的第428天,每天见证着这样的生命瞬间。

一、别人眼中的我们
"昆华医院护工比闹钟还准时"——心血管内科护士长这样评价我们团队。根据我的工作日志记录:
-
精准护理:每天执行翻身操作46次(误差±2次)
-
隐形守护:平均每夜为患者盖被9次
-
专业捕捉:累计发现输液异常17例
患者家属李姐的留言本上写着:"昆华医院护工不仅帮我婆婆清洁造口,还教会我们全家怎么护理,现在家里人都叫她'编外护士'"

二、你不知道的昆华医院护工技能包
-
医疗级观察术
-
从痰液颜色预判感染(准确率91%)
-
通过瞳孔变化识别脑卒中复发
-
人文关怀绝活
-
用方言俚语缓解老年患者焦虑
-
自创"疼痛分散法"(讲故事+穴位按摩)
-
昆华医院护工应急处理案例
上周三深夜,21床糖尿病患者突然冷汗不止,我立即:
① 测血糖2.8mmol/L
② 呼叫护士站同时喂食备用糖块
③ 调整体位防止跌倒

三、生命重量的计量单位
我们交接班记录本里藏着另类数据:
-
每月步行距离 ≈ 120公里(相当于绕滇池半圈)
-
单日弯腰次数最高纪录:207次
-
最重患者搬运:89kg(术后全瘫患者)
但真正衡量工作价值的,是患者出院时塞给我们的皱巴巴感谢信和满是错别字的微信消息,是家属偷偷放在值班室的鲜花,是那些说"下次住院还要找你"的约定。

四、科技加持的新护工时代
现在我们的智能工牌能:
✅ 自动记录护理动作
✅ 异常体征AI预警
✅ 语音实时翻译少数民族语言
但永远无法被机器替代的,是握着手听老人讲战争往事时的温度,是给癌症小姑娘编辫子时她眼睛里的光,是在昆华医院做护工度过的每一天。
上一篇:安医大一附院护工陪护服务
下一篇:没有了